首页 > 福音宝库 > 方舟内刊
第91期:生命中的细拉
2024-03-05

生命中的细拉

——静默日默想

文:吕欣传道


经文:(赛30:15)

在音乐史上,有一首颇具争议的钢琴曲,曲名叫《4分33秒》。这是二十世纪的时候,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创作的一首无声钢琴曲。全曲时长4分33秒,一共有三个乐章,但没有任何音符,只有保持无声的提示。这是一首用来感受寂静的作品,它让听众完整地体会安静的魅力。在主耶稣复活前的一周中,曾有一整天也是在安静中度过的,因为圣经中找不到任何耶稣在那一日内所行之事及教导的记载,耶稣仿佛在那一天休息隐藏了。因此,那一天也被称为“静默日”。“静默日”是圣周的第四天,即圣周三。

我们可能会对耶稣在这一天所做之事充满好奇,因为圣周是耶稣受难复活前的最后一周时光,这段时间内他所作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段话都极其重要,充满意义,可以说是耶稣在世教导的高峰。圣周的第一日,被称为棕枝主日,这一天耶稣在众人“和散那”的呼声中骑着驴驹子进入耶路撒冷城。耶稣不以征服者的形像进入圣城,但祂却实在是那位君王。圣周的第二日,被称为权柄日,当日耶稣在圣殿中赶出了做买卖的人,洁净了圣殿,向世人表明了祂自己就是圣殿的实际。圣周的第三日,被称为训诲日,那一天耶稣向众人讲述了一系列的教导及预言,以此诠释福音的真理。圣周的第五日,被称为团契日,耶稣在这一天设立了圣餐,与门徒立下了新约,并在席上为门徒洗脚,以实际行动彰显神的救赎大爱。圣周的第六日,被称为受难日,那日耶稣受审并在众目睽睽之下钉死于十字架上。耶稣受难前的每一天几乎都忙碌充实,过得轰轰烈烈,除了圣周的第四日——静默日。我们不知道当时祂在哪里,在做什么。可是即便是耶稣的隐藏,也充满了意义。这一天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表面平静,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波澜。耶稣此时的隐藏并非逃避和怯懦,乃是在为迎接那即将来临的巨大痛苦和荣耀而预备着。

众所周知,诗篇是犹太人的赞美诗。但今天我们早已无法按照犹太人熟悉的曲调来唱颂这些诗歌了。因为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这些诗歌的歌词,却无法知晓它曾经的旋律。然而有趣的是,诗篇虽然没有记录下旋律,却特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其中的“细拉”,让我们看到每一个“细拉”的位置。这也足以说明“细拉”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细拉”呢?“细拉”就像今天乐谱中的“休止符”。在简谱中,休止是用数字“0”来标记的。现实中当我们看到“0”,常常会把它当作“无”,好像它是没有意义的,无关紧要的。然而就如同数字“0”不可或缺那样(相差一个0就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别),“细拉”同样不能省略。古话说:“大音希声”,就是说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道。诗篇中的细拉,可能是蓄势待发的预备,可能是意犹未尽的无声胜有声,还可能是表达最强有力情感的沉默,或者是连接语句、用以表达语气的停顿。所以,无论“细拉”出现在哪个位置,都不等于“无”,它虽然无声,却仍是音乐。

同样,主耶稣在圣周三的隐藏沉默,也是他迎向十字架和最后荣耀的重要部分。如同以赛亚先知所言:“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耶稣的静默是从父支取力量,是为成就那个极大荣耀而蓄势待发。这就像耶稣生命中的一个“细拉”。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也都需要有“细拉”。丘吉尔曾说过:“长期使用某一部分心思,会使那一部分心思消耗殆尽,这和衣服穿久了,手肘部分会磨破一样,我们不能拿衣服袖子或肩膀上的布料来修补磨损的手肘。同样地,心灵疲乏时要重新得力,依靠的不是休息,而是使用心灵的其它部分。”实际上,在工作压力之外使用心灵的其它部分,是基督徒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琐,事情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忙碌,越来越焦虑,这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但是人们一方面觉得工作很累,压力很大;一方面又一刻不敢停歇下来。甚至过于安静的氛围反而令人感到不安与忧虑。有的人只要一有空闲就必须看手机,生怕自己错过什么。如果手机太长时间没有动静,就怀疑手机是否坏了或者没电了。要是手机忘带在身边,这一天可能都无法正常生活。这种强迫症是现代人的通病,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特点之一了。

然而,我们都需要给自己的时间一些留白,使我们能安静休息在主的里面。赛30:15-16说:“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你们必然奔走。又说:‘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你们竟自不肯”。这又何尝不是今日我们真实的写照?

当我们心灵疲惫时,只有安静回到神的面前才能从新得力。诗46:10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可是知道神是上帝,为什么要休息呢?休息不是停顿,而是进入安息的步骤。安息也不是安静无声的环境,而是聆听微声,体会神同在的境界。王上19:11-13中记载了以利亚逃避耶洗别的追捕,当时他逃得急切,甚至想要求死。后来他来到了何烈山,神吩咐以利亚出来站在祂面前。圣经这样说:“耶和华从那里经过,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以利亚以为神一定在这情形中显现,但神却不在风中;“风后地震,耶和华却不在其中;地震后有火,耶和华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神在微小的声音中向以利亚显现;于是以利亚用外衣蒙上脸出洞口去见神。我们常以为要神显出伟大的能力,奇妙的作为,如崩山碎石、烈风与地震等,我们才能复兴得力,但神有时向人显现,是叫人安静、叫人休息,以此复兴。有时神以微小的声音向我们说话,却不是肉耳所能听见的那种微声,而是神借着他的灵在我们心中说话的微声。

今天多数时候大家会认为安息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这也是生命操练的一部分,充满了意义。创世记2章1-3节中提到,神创造天地万物和人之后,在第七日安息了,歇了他所做一切的工,并且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神歇工的日子却被分别出来,定为圣日。这是多么特别的事啊?来4:9-11说,“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可见,“进入”安息是一种境界,“安息”是需要进入的,不是与生俱有的,并且需要竭力才能进入。而进入安息也不是可有可无之事,而是我们“务必”追求的事。如果说,神创世时设立的安息日是一个纪念神创世的标记,它预表耶稣基督里的安息,就如太11:28中说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那么,另外的这个安息最终指向的是将来在永恒中的安息。 

“安息”是我们生命中的“细拉”,它并非意味着没有争战,乃是指在争战中,我们不是挣扎,而是享受在主里的真平安,并在神的同在中从新得力;“安息”是退到父面前的安静、聆听与默想,预备等候神的时刻到来。今天藉着静默日的默想,我们要再次来反思自己的生命,是否已经在忙忙碌碌中迷失了方向,是否已经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中疲惫不堪?让我们回到神的安息中,从新得力,向着标竿继续再出发。

盼望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学会演奏这个“细拉”。

      

      

      


推荐阅读

教会概况
教会简介
聚会时间
教牧同工
爱心公益
公告资讯
资讯动态
教会公告
联谊事工
青年联谊
中年联谊
迦勒联谊
伯特利联谊
晨祷组
聚会点
生命牧养
主日证道
查经聚会
新生命事工
系统栽培
会众服务
探访代祷
婚姻家庭辅导
婚礼预约
临终关怀
圣乐赞美
歌颂团
青年诗班
中年诗班
迦勒诗班
赞美诗歌
福音宝库
信仰要义
方舟内刊
灵修文摘
专题讲坛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511667
邮箱:ndgc163@163.com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禾东路12号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4 新区福音堂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4)0000011 闽ICP备2024050059号-1